>>您當前位置:首頁 -> 時政 -> 專欄 -> 2022 -> 領航中國
        創新,澎湃“第一動力”
        2022-10-07 07:33:06   
        2022-10-07 07:33:06    來源:寧夏日報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                                   (受訪企業供圖)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受訪企業供圖)

          2016年7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視察時,發出“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偉大號召。

          寧夏始終把創新作為第一動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迸發新動能,奮進新征程。

          2021年12月,《報告總書記,我們達產了》——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制油分公司的喜報,記錄了難忘一刻:2021年12月19日9時17分,該公司已累計產出油化品405萬噸!這也是這一全球單套規模最大煤制油項目建成投產以來首次達到設計產能。

          而就在距此一個多月前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該公司“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項目,被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今年9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強調,健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型舉國體制。

          “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由國能集團寧夏煤業公司聯合20余家單位協同攻關完成。該項目從實施那天起就承擔了37項重大技術、裝備及材料自主國產化任務。

          此間,一批國內裝備制造業企業在參與項目建設中實現自身突破和成長。其中,由寧夏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為煤制油氣化裝置研制的控制閥,使用壽命穩定可靠,擺脫了對國外技術和品牌的依賴。

          創新“基因”,是寧夏企業塑造核心競爭力的支撐,是角逐市場的底氣,也是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內驅力。

          自治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充分發揮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第一動力的作用,打造區域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超級工程“進化論”

          9月7日,走進國能集團寧夏煤業煤制油分公司的“最強大腦”中控室,屏幕上的數字參數,實時顯示著項目運行的各項“健康指征”。在中控室走廊,展示著項目成長的重要節點。在“時間軸”的開始,是一張項目開工前的照片:一處空茫的荒灘。

          這是一切的起點。時空影像對比,自有震撼之力:這一超級工程平地而起的背后,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優勢,也是創新驅動澎湃動能的具象呈現。

          “作為國家‘十二五’煤化工領域重點示范項目,從‘出生’起,項目就帶有示范的使命。”國能集團寧夏煤業煤制油分公司總工程師金政偉說。據介紹,2012年年底,我國首個采用煤間接液化制油自主技術建設的16萬噸/年煤制油項目達產,標志著我國煤制油產業有了突破性進展。

          項目的“噸級”,從16萬噸到“400萬噸”——不僅僅是物理的變化,而是一系列全局統籌、精密運作、復雜反應、邏輯嚴密的化學“放大”。如果將項目比作一個“生命體”,從第一次試車的“呼吸”,到如今成熟平穩的運行,高聳的裝置、精密的管道,其間不僅流淌著各種原料,也“流淌”著創新智慧。

          這是集聚力量、協同攻關的創新。

          項目通過創新研究和協同攻關,突出示范引領,開展一系列關鍵技術攻關和重點技術創新示范工程建設,有力服務生產、促進發展、提升管理。“在煤間接液化基礎理論、關鍵技術、重大裝備及材料、工程放大等方面取得重要創新成果,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實現了裝置安全、穩定、清潔運行,目前成套技術總體處于國際領先水平。”金政偉介紹。

          這是突破自我、不斷“進化”的創新。

          為打破國外裝置壟斷,公司自主研發了“神寧爐”——這種新型氣化爐成套裝置,煤種適應性更廣,裝置規模大型化,效率更高。通過嚴密的聯鎖控制系統,實現全過程智能控制,填補相關領域空白。

          “創新沒有捷徑。”金政偉說。2017年至今,煤制油項目完成技術改造577項,持續攻克、解決影響安全穩定清潔運行的瓶頸,并有效提升裝置的經濟效益。

          下一步,為助力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項目從“穩起來”向“優起來”轉變,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將綜合運用揭榜攻關、技改項目貸款貼息等多種惠企政策,助力項目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創新仍在繼續。在項目產品展示區,擺放有一排玻璃容器。金政偉介紹,這里面是充分利用現有裝置,發揮煤制油產品低硫、低芳烴、高正構烷烴的優勢,公司開發生產的化工新產品,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

          如果說,以上是“煤制油”項目的過去和現在,那么在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煤炭化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則專注于“煤制油”的未來。

          研究院專注于煤化工產業中的關鍵技術瓶頸及共性難題,致力于從事煤化工領域技術和產品研發。當天,在煤炭化學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張安貴介紹,7個創新團隊分別專注于資源高效利用、催化轉化技術、高端油品和精細化學品創新等研究方向。

          一支平均年齡36歲的科研隊伍,肩負起產業未來的想象。“‘煤制油’的‘油’,具有自身特點,結構非常規整。”團隊成員何金學,作為從項目現場“走”進實驗室的“過來人”,他對此非常熟悉。

          張安貴說:“立足產業布局,我們結合‘煤制油’特點,力求充分發揮產品特性,不斷提升產品附加值,延伸產業鏈,通過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轉化,服務于公司煤化工板塊各裝置,力求裝置安全、穩定、清潔、高效運行,為油化品的市場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6年來,寧東基地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工業總產值達到1550億元,成為西北地區唯一產值過千億元的化工園區。“十四五”期間,寧東基地將科技創新作為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控制閥里的“創新鏈”

          “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實現滿負荷運行,其中,特種閥門經受住了考驗。為項目擰緊“關鍵之閥”,特種閥門的“原產地”來自吳忠儀表有限責任公司。

          一個控制閥所經受的“抗壓”能力,比想象中更嚴苛:或要應對隨大型設備身居海底的超強水壓,或要迎戰高溫或者低溫的極端環境,又或要經受各類化學品的腐蝕,實現系統四大熱工參量的緊密可靠控制。

          9月7日,穿行于吳忠儀表T2車間,這里的每一臺設備,都是“網上鄰居”。這里既是生產基地,又像產品集中“展臺”:有高于成年人身高的大型控制閥,最大口徑達3米;也有迷你閥門,最小閥座直徑2毫米;黑灰色的“大個頭”,是“煤化工領域用控制閥”,適用于各類嚴苛工況,性能穩定,實現進口替代;明黃色的、形似大型積木的產品,是“海洋深水作業控制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國產化率100%,在水深2000米以下,依然可靠發揮作用。

          穿過車間,來到公司流體控制裝備及技術重點實驗室,這里擁有亞洲最大的超大口徑(DN1000mm)調節閥大流量實驗室。為實現產品穩定可靠運行,實驗室為產品“考生”提供了仿真模擬“考場”。

          經過60多年技術積淀的吳忠儀表,成長為我國控制閥行業的龍頭企業。如果工廠也具有“人格特征”,那么企業的發展理念即代表其“性格”:“專業、專注、創新、超越”。

          創新,對于老企業,具有更為深遠的意義。吳忠儀表以創新發展為“第一動力”,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級,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型。2021年,公司銷售收入達13億元,實現年約33%的增長。

          “這十年,也是中國自動化走向快速發展的十年。”吳忠儀表公司總工程師王學朋說。王學朋曾參與并主持試制煤化工裝置所用特種閥,帶領團隊努力使國內企業擺脫了對進口調節閥的依賴,降低了煤化工行業運行成本。他初進廠時,師傅正是馬玉山。“師傅帶徒弟,將企業精神代代傳承。”近年,吳忠儀表攻克了深水控制閥、超低溫控制閥等關鍵技術,研發出高參量調節閥、高端特種球閥和高性能蝶閥等12個系列高端控制閥,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

          記者在現場看到,“科技創新團隊”的辦公地點就位于車間內,以便快速解決現場技術問題。“目前,研發部門有105人,實現‘從原理到圖紙’的破題;生產實驗部門,負責將圖紙‘變現’。”王學朋介紹,研發力量約占企業人員的四分之一,支撐產品持續向智能化、自動化升級。

          創新,成為根植企業的“基因”。

          創新關鍵詞之一,是搭建平臺。吳忠儀表先后建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寧夏高端控制閥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和載體。同時,建立健全產品檢測中心(實驗室),為產品質量提供了堅實保障。

          依托寧夏高端控制閥產業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吳忠儀表積極開展東西部科技合作,聚集優秀人才,共享重點實驗室,針對高端控制閥關鍵共性技術問題展開合作研究,實現高端控制閥的進口替代與自主可控。

          創新關鍵詞之二,是完善體系。企業對創新人才進行精準分層:以高素質人才為主的產品研發和重大工藝攻關的技術創新層;以實用人才為主的技術支持層;以工人技師為主的技術服務層,培養造就了一批經驗豐富的工程技術人員和能工巧匠。

          公司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馬玉山的帶領下,參與多項國家科研課題,實現關鍵裝備自主化,在高壓差、強腐蝕、強沖刷等高參數應用環境下大量替代進口。目前,公司在研的“制造基礎技術與關鍵部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性能特種控制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示范”項目,通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已取得豐碩的科研成果。未來,吳忠儀表將堅持科技創新,加快智能化建設,創新服務模式,加快推進高端閥門的推廣應用,力爭取得新突破。

          無論是在寧東基地,還是在吳忠儀表,企業創新驅動的內核,源自“中國制造”的信心,大國工匠的精神。

          《2021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統計公報》顯示,寧夏企業2021年研發經費達56.3億元,占全區社會研發經費80%。我區將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堅持把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全面激發科技創新活力,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提升創新體系效能。

          高質量發展,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寧夏將以支撐引領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重點實施創新力量厚植、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協同聯動、創新生態涵養“四大創新工程”,高水平建設全國東西部科技合作引領區,著力打造區域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撐。(記者 毛雪皎)

        【編輯】:楊兆蓮
        【責任編輯】:楊兆蓮
        【寧夏手機報訂閱:移動/聯通/電信用戶分別發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
        不卡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亚洲综合小说另类图片动图 | 亚洲色无码国产精品网站可下载|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中文字幕在亚洲第一在线| 亚洲人成色77777在线观看大|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二区| 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欧美| 亚洲日韩av无码中文|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 亚洲a∨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www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日本| 亚洲国产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 亚洲一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综合激情九月婷婷| 亚洲人和日本人jizz| 亚洲大成色www永久网址|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的片|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亚洲| 亚洲第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亚洲一卡2卡4卡5卡6卡在线99 |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